凯发k8国际登录

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激扬青春 筑梦国防 哈工大学子与部队专家面对面
> 凯发k8国际登录凯发k8国际登录> 凯发k8国际登录> 时事要闻 > 正文
来源:2024-03-25 19:23

  哈工大全媒体(张又元/文阚思邈/图)初春的哈工大校园冰雪消融,一年一度的春季招聘会火热开展。3月23日,活动中心热闹非凡,哈工大2024年春季学期部队开放日暨专场招聘活动在这里举行,56家部队单位前来现场招聘, 600余名学子参加招聘活动,并在“青春军旅情,爱国强军梦”主题班会上与部队专家进行了面对面交流。

激扬青春 筑梦国防 哈工大学子与部队专家面对面

激扬青春 筑梦国防 哈工大学子与部队专家面对面

活动启动仪式

激扬青春 筑梦国防 哈工大学子与部队专家面对面

招聘会现场

  招聘会现场气氛热烈,学子们纷纷向用人单位咨询问题、投递简历。记者注意到一个女孩,她拿着一沓厚厚的简历在人群中穿梭。她是电气学院2021级本科生张书睿,家在佳木斯三江口的河堤边。2013年松花江发生了特大洪水,当地群众、子弟兵和干部齐心协力抗洪救灾,那是她第一次深刻体会到人民军队紧紧与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深刻内涵。大学期间她听到“四有”优秀士兵奖章获得者、电气学院2022级本科生房偲博携笔从戎的事迹后,进一步坚定了参军入伍的信念。

  “学校为我们聘请就业指导老师、举行专场招聘会,为我们提供了和部队单位双向选择交流的机会,通过部队单位负责人的介绍和校友的经验分享,我更加清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张书睿说。

  航天学院安诗宇正在读博二,这次也来到活动现场,提前了解就业情况。她说:“在招聘会上,能够切身感受到哈工大学子关心国防、热爱国防的深厚感情。我和意向单位进行了深入交流,他们也耐心解答我的问题,希望自己能够早日为国防事业贡献力量。”

激扬青春 筑梦国防 哈工大学子与部队专家面对面

激扬青春 筑梦国防 哈工大学子与部队专家面对面

激扬青春 筑梦国防 哈工大学子与部队专家面对面

激扬青春 筑梦国防 哈工大学子与部队专家面对面

学生在招聘会上咨询问题、投递简历

  在招聘现场,许多辅导员一边忙着为招聘单位推荐适合的学生,一边为学生们提供就业指导。机电学院辅导员王旭东说:“这次专场招聘活动邀请到部队专家与师生进行面对面交流,让学生有机会深入了解部队的人才需求,从而增强对国防事业的认知和认同感。”他所带的2022届毕业生中已经有4名优秀学子投身部队,今天作为“就业推荐官”,他又带领学院30余名怀揣强军梦想的本硕博学生来到现场,希望帮助更多优秀毕业生投身国防建设。

激扬青春 筑梦国防 哈工大学子与部队专家面对面

王旭东为用人单位推荐学生

  航天学院党委副书记付梓航一早也来到了现场,了解部队单位的用人需求。他说,学院将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加强与部队单位深层次互动,为学生搭建更多实习实践平台,引导学生在投身强军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放飞梦想。

  在活动启动仪式上,学校聘任8名部队专家担任我校生涯发展导师,共同引导学生坚定强军报国的理想信念,主动投身部队、扎根军营,为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电信学院2022届博士毕业生管春生校友本硕博均就读于哈工大,他现场分享了自己在母校的学习生活、就业选择和职业发展,并勉励学弟学妹树立强军报国之志,踊跃投身到强国建设中去。

激扬青春 筑梦国防 哈工大学子与部队专家面对面

管春生校友作报告

  当天下午,学校在活动中心4个会议室同时举行“青春军旅情,爱国强军梦”主题班会,各学院向部队单位介绍了毕业生情况,部队单位也进行了详细的招聘宣讲。“这个岗位对专业有什么要求?”“入职之后的成长发展是怎样的?”……在4场别开生面的班会上,学子们与部队专家面对面进行了热烈的交流,深入了解部队的人才需求、投身部队的职业发展前景等。

  两个小时的班会结束后,学子们意犹未尽,纷纷围绕在专家身边继续请教问题,部队专家一一耐心解答同学们的提问。学子们纷纷表示,通过这场班会,更加坚定了自己投身强国强军建设的志向和追求,希望自己能够早日成为部队的一员,为国防事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激扬青春 筑梦国防 哈工大学子与部队专家面对面

学生提问

  据了解,多年来,一大批哈工大学子树立“筑梦国防,报效祖国”的坚定志向,主动到部队扎根奋斗、建功立业、成就梦想,为推动我国国防科技进步、维护国家安全作出了贡献。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名剧《日出》开启街头常态化演出

  • 海南各地积极防御台风“潭美”

最热文章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据日前召开的全国农业科技工作会议消息:围绕建设农业强国战略需求,我国将谋划设立一批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建设一批农业科学实验站和数据中心,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抓好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
2024-10-25 09:16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新兴清洁能源,为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近日,北京大学联合国内外多个研究组,提出高密勒指数晶面相干生长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的新策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
2024-10-25 09:12
24日,国家航天局在北京举办实践十九号卫星载荷交付仪式。此次交付的实践十九号卫星搭载载荷包括主粮作物、经济作物、微生物航天育种载荷以及空间技术试验载荷等二十大类。
2024-10-25 09:08
“1公斤dna便可以装下全世界数据。”日前,北京大学张成、钱珑联合研究团队与合作者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并行“印刷”dna存储策略,成功将信息打印在dna分子之上,犹如在白纸上批量印刷信息。
2024-10-25 09:03
日前,国仪量子发布全球首个ai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该系列产品不仅具备ai功能,还将关键核心指标——信噪比提至全球最高水平的10000:1,取得顺磁共振波谱学领域的重大突破。
2024-10-25 09:02
一项研究表明,自2001年以来,全球由森林火灾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激增了60%。相关研究10月17日发表于《科学》。
2024-10-24 09:12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下称“规划”)。规划提出了中国有望取得突破的五大科学主题和17个优先发展方向。其中,在“宜居行星”主题中,太阳系考古、地外生命探寻等优先发展方向备受关注。
2024-10-24 09:17
免疫检查点阻断(icb)是一种重要的癌症疗法,遗憾的是,该疗法应答率偏低——对少数产生应答的患者疗效显著,对大部分患者却难以奏效。因此,如何提高icb治疗应答率成为癌症治疗的一个关键问题。
2024-10-24 09:11
近日,西北工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臧渡洋团队成功制备出地球上最“长寿”气泡,在声悬浮条件下气泡保持时间可达23分36秒,且在被直径0.8毫米的热铜针穿透时,悬浮气泡仍能保持不破裂。
2024-10-24 09:10
近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新疆理化所”)发布了一项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科研人员以地球玄武岩为原料模拟火星壤,并通过熔融拉丝技术,将其制备成连续模拟火星壤纤维。这意味着未来人类有望就地取材,建设火星基地。相关研究论文于日前发表于国际期刊《交叉科学》。
2024-10-24 09:08
科学技术的发展让人们获益,又带来一些问题和挑战。
2024-10-24 09:05
10月23日是今年的霜降节气。有人会问,“霜降”的霜从哪里“降”?是像雨和雪一样从天上降下来吗?二十四节气中,霜降与白露、寒露等都反映了气温下降带来的变化,露和霜又有什么区别?
2024-10-23 09:37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南海海洋所)研究员詹海刚团队与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研究员冯明等合作,首次从全球尺度上揭示了涡旋在驱动海洋次表层热浪/冷浪事件中的关键作用,并指出涡旋会放大全球变暖对次表层极端温度的影响,加剧强热浪/冷浪的发生。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
2024-10-23 09:35
银线飞架,纵横神州。只用0.00526秒,就可以把青海的绿色能源输送到1500多公里之外的河南;一秒的输电量足够一个家庭使用两年……这就是神奇的特高压输电工程。
2024-10-23 09:29
随着科幻氛围日渐浓厚,我国科幻创作队伍和读者队伍都在迅猛增长,科幻作家的创作热情高涨,中国必将成为科幻文学创作的热土。
2024-10-23 09:22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规划部署了我国在空间科学研究领域拟突破的五大科学主题和17个优先发展方向。
2024-10-23 09:19
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了解到,由该院孵化的中科永安(安徽)科技有限公司实施的新一代智能化环保型压缩空气泡沫高效灭火技术工程化研发项目,近日通过安徽省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研发项目验收。该技术通过优化泡沫生成与喷射系统,可应用于各类复杂火灾场景中高效灭火,尤其对锂电池灭火具有显著效果。
2024-10-22 11:09
近日,香港城市大学(以下简称港城大)成功研发出新型器件结构,可大幅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和效率,并简化生产工序、降低成本。研究显示,团队在改善二氧化锡层的氧空位缺陷后,器件的能源转化效率已超25%。
2024-10-22 11:09
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我国首个暗能量射电探测实验项目——天籁实验阵列,成功被平方公里阵(ska)大射电天文台组织认证为ska探路者项目,将为ska提供新的科学探索机遇。
2024-10-22 11:08
科研工作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更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2024-10-22 11:07
"));
网站地图